虚拟电厂(VPP)未来可期?埃顿能源专家为您解读

全球气候变暖和电力危机的威胁下,虚拟电厂的“弹性供电”方式备受青睐,被视为比传统火电发电更环保、更经济的解决方案,“双碳”背景下的“脱碳王牌”。

什么是虚拟电厂?

简单理解,虚拟电厂(VPP, Virtual Power Plant)是一套短期基于柔性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用户侧储能、动力、车网融合调控及优化,远期集电力日间交易及负荷聚合交易平衡功能的系统(VPPM, Virtual Power Plant Management)。它把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多种可调节资源有机结合,通过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对可调节资源进行调控和优化。

虚拟电厂的特色?

  • 节省电力基础设施投资

虚拟电厂一大特色是节省电力基础设施投资。据中国国家电网测算:火电厂如果要实现电力系统的“削峰填谷”,满足5%的峰值负荷,需投资4000亿,但通过虚拟电厂,在建设、运营、激励等环节的总投资仅需500-600亿元,是前者的1/8,大大节省了电网投资额。

  • 为企业ESG方面做出贡献

除了节省电网基础设施投资外,对于工商业用户最关心的ESG方面也有显著贡献。通过采用虚拟电力购买管理(VPPM)系统可提升工商业客户微电网内光储充系统的最大化效能;同时,利用基于天气、电力负荷和用电负荷等参数算法生成的日间电力交易采购策略,能够使用户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获得最低的电价。以山东、山西为例,在一年的验证中,使用了VPPM系统的用户即使在原有售电公司代理电价情况下,仍能通过日间交易策略将度电成本再降低2-4分/度。

此外,据清洁能源非政府组织落基山研究所(RMI)估计,到2050年,虚拟电厂每年可避免44-59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是名副其实的减碳大户!

可见,虚拟电厂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电网稳定性,还能节省电网投资,促进节能降耗,进而有力助推电力市场化的发展。

那中国虚拟电厂发展趋势如何?能否有利企业能源转型?企业该如何迎势而上?我们请来埃顿能源专家Leo为大家做解答!

Q1:虚拟电厂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如何?

A:中国的虚拟电厂发展尚处早期阶段,但国内庞大的电力系统和多样化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保证了其发展前景。目前,中国各省份的虚拟电厂发展阶段不一,但总体上处于邀约型阶段。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虚拟电厂整体市场空间将分别达到723亿元和1961亿元。

Q2:虚拟电厂能否加快企业能源转型?

A:虚拟电厂可以成为企业能源转型的主要推动力。在”双碳”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清洁能源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加强了投资和监管制度。2024年,分布式能源如光伏、风电等也将纳入虚拟发电厂的范畴,进一步增加清洁能源资产,为企业能源转型提供更多机会。

Q3:虚拟电厂蓄势待发,普及在即?

A:虚拟电厂在中国的发展迅速。自”十三五”规划以来,中国已在多个省份建立了虚拟电厂试点项目。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虚拟电厂的建设正迅速推进。多方利益相关者正在合作推动虚拟电厂的发展,通过数字技术与能源企业业务和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新型能源生态系统的灵活性、开放性、交互性、经济性和共享性。

总的来说全球气候变暖和电力危机的双重威胁下,虚拟电厂(VPP)正成为电力行业的新宠。埃顿能源专家Leo指出,VPP通过整合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资源,利用先进的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对可调节资源的优化调控。

想了接更多能源相关发展趋势及解决方案,请持续关注埃顿行业洞察

 
 

埃顿视角:解锁2024年ESG五大关键词

“双碳”背景下,国内外跨国企业越来越注重ESG发展,ESG不仅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也被认为是企业经营和投资的关键要素。很多企业高管开始注重ESG策略,意识到积极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风险并增强企业的长期稳定性。

据《德勤2023首席高管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55%的中国高管将气候变化作为企业2023年将应对的首要问题之一,明显高于42%的全球平均水平;2022年有87%的中国企业增加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也高于75%的全球平均水平。

那各位企业管理者们,在奔向ESG的绿色大道上,大家都踏准节奏了吗?新年之际,一起来看下2024年ESG趋势。

一:严打“漂绿” – 信息披露提速中

ESG热度不断上升,初期却乱象频现,引来不少争议,为此多方机构开始出台相应政策,来严打虚假“漂绿”现象。

国际层面上,欧盟一直坚持在可持续领域的立法工作,对企业和金融机构提出强制性披露要求。

在中国,监管部门重视加强企业ESG信息披露。预计2024年,财政部等各部委对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 准则的态度将逐步明朗,市场参与方的先行实践也会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参考。

为了帮助企业适应政策,埃顿推出以ESG出发的数字孪生平台Akila,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测和收集建筑相关的能耗数据,并将其整合到同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透明化和可视化的ESG信息,以帮助企业简化与加速 ESG发展,确保可持续性的相关规定。

  • 国际化和定制化ESG管理能力
  • 采用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标准KPI,整合多种标准框架
  • 实时分析ESG相关风险及趋势

面对国内外不同的ESG标准框架,每一个框架体系都服务于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在任何情况下,Akila的ESG控制面板都可定制,帮助企业在最合适的标准框架中提供KPI组合以帮助追踪和管理。

二:数字化加速ESG发展

研究表明,仅靠数字化脱碳技术就可以将绝对碳排放量减少多达38%,同时还能显著改善碳强度指标。可见,数字化在脱碳规划中至关重要。

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在建筑行业的起步并不晚,实时数据监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散落在各大平台中的能耗数据的连接和打通并非易事,外加很多老旧建筑智能化改造滞后,并未注重能源数据的收集,所以对管理者而言,将设备数据统一“管起来”成为了首要任务。

同时,这些汇总的数据也是未来ESG报告的基础。

把各类能耗数据整合起来,并与其运作状态结合,可视化到一个界面上,便于管理者们“看得见”问题、“看得清”趋势,这就与建筑智能化管理的重要底座——数字孪生不谋而合。

埃顿的Akila平台重新定义了智能脱碳管理,它在实时数据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融合,为企业提供全面的ESG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深入的洞察和建议,帮助其在能源消耗、碳足迹和可持续性方面实现更高效和更符合规定的运营。

– 能源监控,主动优化:通过对能源消耗、环境条件和使用情况的持续监控,自动做出能源优化决策、主动调整HVAC系统,真正实现智能化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居住者舒适度。

– 设备监测,及时维护:通过对硬件实时监测,实现主动维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优化资产性能。

– 数据透明,ESG加速:通过实时数据与数字孪生技术,提供关于建筑资产整体运营情况的可靠、准确数据,使管理者能够及时、透明地衡量、跟踪其可持续发展工作与成果。

三:“智”造园区 – 传统制造业ESG福音

制造业既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当前碳排放的主要领域。IEA全球能源署的资料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350亿吨,其中工业制造业碳排放就占90亿吨,接近1/4,是仅次于电力之外的第二大碳排放来源。

可见,中国老牌制造业低碳转型、ESG发展刻不容缓,但也举步维艰。

新挑战孕育新机遇。为了帮助企业在新政策下走好零碳路线,推动实现ESG目标,同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埃顿集团的工业新基建品牌NXpark孕育而生。

NXpark致力于帮助制造业企业定制化更智能、更绿色、更人性化的工业基础设施,同时确保建筑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具备韧性设计、可快速交付,资产租赁的模式也更具财务便利性和灵活性。与传统工业基建相比,新基建主要发力于科技端,注重工业基础设施的环境友好性,创新性和赋能性。

  1. 无忧选址和一站式交付:依托埃顿集团25年的工业设施服务经验和遍布全球的业务网络,结合您的需求和地区产业发展方向,NXpark可从选址阶段为您找到最适合的发展地,并提供后续的交钥匙园区定制设计、建设和运营服务。
  2. 24小时园区基础设施性能监测:基于Akila尖端平台,提供完整可追溯的数据记录,通过分析功能和控制面板使您掌握园区在运营、财务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表现。
  3. 注重低碳和ESG表现:由NXpark投资建设的产业园已在设计阶段通过多项国际绿色建筑认证,如美国LEED,法国HQE和中国绿建等。

四:节能增效 – 从技术资产管理开始

城市中的人们在室内度过至多90%的时间,而建筑环境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大约总排放的近40%,其中大部分来源于自制冷机、锅炉、压缩机和暖通空调系统等技术资产。

可见,技术资产对于设施的碳足迹和建筑物业主的总拥有成本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减少建筑碳足迹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保证所有的设施设备与结构可以得到充分的维护,高效运行。

埃顿的技术资产管理 (TAM) 部门提供综合全面的设施服务方案,利用数字化技术追踪并监测现场设施的全生命周期和运行维护过程的每一步;针对关键资产实施预测性维护并进行高效优化;帮助建筑实现最佳性能和碳足迹优化,以保证在多年后仍保持最佳运行状态,适用于工厂、仓库、商务楼宇、医院和学校等各种设施类型,可以帮您运营、维护及管理现场设施设备,切实帮助企业做到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助力ESG发展。

再说到能源管理方面,埃顿能源以智慧科技为导向,引领企业清洁能源转型,致⼒于提供⾼效的、定制化的可持续能源解决⽅案、技术和服务,助⼒企业和政府⾯对ESG挑战。

  • 助力企业应制定明确的能源管理策略和目标
  •  评估和监测能源利用情况,了解当前能源使用情况
  • 采用能源效率解决方案(如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分布式能源使用、现场微电网调度等),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升能源效益

五:绿色金融,成为ESG重要抓手

2024年,可持续性将持续深耕于公司的财务基础。

可持续性在金融领域的融合已经以不同方式得以体现,其中包括对有形资产价值的可持续性考虑以及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的估值。越来越多的组织设立ESG总监职位,负责监督和管理将ESG问题纳入组织的运营和财务报告。

这种融合反映了人们对可持续性和金融稳定不是对立目标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了可持续投资和融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重视企业的可持续性表现,并将其纳入投资决策过程中。这也促使公司更加关注可持续性的改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ESG标准和投资者的需求。

在 2024 年,ESG标准将在全球范围内被大量采用,ESG标准将被企业视为一个机会,而不是约束。埃顿认为,企业应积极寻求将复杂的外部风险转化为商业机会,并通过可持续和循环经济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同时实现更长远的共同目标。

为了协助企业走稳走远,埃顿整合设施、数据和资源,为您制定提升设施生产力、高适应度且以ESG为导向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走好绿色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美好未来。

 

占全国碳排放60%!制造业零碳之路怎么走?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和资产规模双双突破50万亿元大关,入围门槛再上165亿元新台阶。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中国制造”已成为响当当的国际名片。

然而,中国制造业“大”却“不强”。制造业发展和随之带来的能源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量的不断上升,算上生产时所耗电力的碳排放量,中国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超过60%。这不仅制约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此外,随着全面实施的”碳关税”政策,中国制造业可能面临平均26%的国际关税,这可能导致出口量下滑21%,给外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一面是生态责任,一面是社会压力。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刚性需求和必然趋势。当然,低碳发展不只是社会责任,更是打造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决条件,甚至关乎企业的生存权利。

那么“双碳”背景下,中国制造的”零碳”转型难在哪里?

  •  老厂房“旧”问题,优化改造难下手

中国存量传统工业厂房有很多遗留问题,比如设备老旧耗能,效益低;过分依赖煤炭、电力、燃气、石油等高成本能源;此外,员工本身对于节能减排没有足够的意识等,很多老厂房难在不知如何着手转型。

  • 新建、扩建厂房,从0-1“零碳工厂”难实现

建立零碳工厂或园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首先要基于丰富的局部零碳实践,其次有必要从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在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程中考虑减排措施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把“零碳”和“智能化”植入建筑DNA,从而全面改善设施、财务和环境这些与工业园区生命周期相关的要素在接下来数十年间的表现。制造业企业的转型之路,难在起跑线。

  • 传统公司部门多、数据杂,难汇总难分析

制造业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减排数据的汇总和分析非常困难。不同的制造流程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能会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场地甚至不同的国家。这使得收集、整合和分析数据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

新挑战孕育新机遇,埃顿如何助力制造业绿色发展

为了帮助企业在新政策下走好零碳路线,推动实现ESG目标,同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埃顿集团的工业新基建品牌NXpark孕育而生,旨在帮助制造业企业定制化更智能、更绿色、更人性化的工业基础设施,同时确保建筑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具备韧性设计、可快速交付,并提供财务便利和灵活的资产租赁模式。与传统工业基建相比,新基建主要发力于科技端,注重环境友好,创新和赋能性。

作为埃顿集团的重资产投资板块,NXpark依托集团在工业设施服务领域积累的25年经验、遍布全球和中国80个城市的业务网络以及服务的近二千家跨国企业客户资源,致力于打造“拎包入住”的数字化、低碳化、“以人为本”的绿色智慧园区。

数字孪生平台Akila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Akila数字孪生平台,结合BIM和人工智能技术,从建造初期就为整个园区创建一个永久但智能和实时的数字蓝图(包括其建筑物和能源及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将气候适应性和净零目标作为核心来规划工业设施,这种积极的可持续方法不仅有益于环境,还可以为设施业主和运营商节省长期成本。在运营阶段,数字孪生可以跟踪站点的完整操作、能源和系统数据,并用于优化工业资产的性能、可靠性和效率。

此外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帮助企业突破信息孤岛,从经营层视角检视关键ESG指标达成情况,对园区的整体能耗、关键设备的性能进行追踪预测和故障预警,确保生产连续性,具体有以下功能:

  • 通过Akila 数字孪生平台,将可互动的3D模型与从资产和系统收集的实时数据连接起来,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确保透明化
  • 通过实时监测厂区的碳排放情况,——将孤立、多线的管理系统进行数字集成,汇集于一个可优化工厂运营的平台
  • 通过数据汇总和分析,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其碳排放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和降低碳排放

 综合能源管理,节能降耗提升效率

埃顿能源为园区规划并使用清洁能源,根据企业或产业园的生产用能需求、园区所在的位置和当地气候情况等,进行精准定位,多元化综合分析,提供省心、高效的能源优化管理,包括分布式风力发电、柔性储能与微网调度,太阳能光伏、地源/空气源热泵等,帮助企业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实现能源转型,减少能源使用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双碳”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在即,埃顿一站式解决方案以智能和绿色“双轮”驱动,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电力体制加速变革,掀起建筑节能新热潮!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中国电力体制变革正在加速推进。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旨在减少碳排放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变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能源格局,也在建筑行业中创造了更多的商机和机遇。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 明确在确保有利于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前提下,有序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 推动新能源和储能等各种新型主体参与市场
  • 绿电纳入中长期交易,放宽新能源中长期的比例
  • 明确现货市场出清价格上下限

《通知》如何推动企业“零”碳发展?对于建筑行业又有何影响? 我们与埃顿能源战略及业务发展总监梁宇进项了相关探讨。

电力体制变革对企业的节能减排有何作用?

电力体制变革通过推进电力市场的开放竞争、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水平、完善电力产业的治理机制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合理公平的用电环境,激励企业积极开展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

同时,也有助于满足电力用户对绿色电力的需求,解决新能源发电企业面临的可再生能源消纳瓶颈问题,促进了以储能为代表的虚拟电厂和移动V2G等储能方式的发展。

电力市场的变化对于建筑行业有什么影响?

当电力现货市场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影响电力的供应和价格,也会影响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需关注电力现货市场的变化,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影响。通过制定合理的电力采购计划、加强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的应用等方式来适应电力市场的变化,并且与相关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新能源+储能涌入电力现货市场,能源行业 新格局,企业该如何应对?

下面从我们的客户案例来看看埃顿能源如何支持客户,应对新机遇并接受挑战

埃顿能源与霍尼韦尔(Honeywell)苏州工厂签订了为期20年的长期合作合同。作为埃顿能源首个投资的可再生能源和微电网优化集成系统,该项目允许霍尼韦尔通过将峰值耗电转移至其他时段,节省能源并储备可再生电力,从而实现车辆完全由可再生能源驱动,降低了10%的能源成本。

此外,埃顿能源为该工厂提供运维服务,并为其将来进一步集成清洁能源,如电动汽车充电桩,创造了契机。同时,该项目采用Akila数字孪生平台进行实时监测、维护管理和自动优化,高效助力企业提高能源效益并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

未来,霍尼韦尔将在15年内购买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100%的电力,而储能系统将在10年内管理该站点的电力分配(限于电池寿命),预计集成系统将为客户节省5%的电力支出。

近期,埃顿能源计划在既有分布式光伏项目中部署储能系统,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还计划为新客户提供光储一体化的能源管理与控制(EMC)服务,帮助用户做好准备,积极参与未来的现货交易。这一举措将为用户提供更灵活、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并提供更多参与能源市场的机会。

压缩空气泄漏管理:节能降耗的高效方式之一

为了响应2030/2060国家目标,各地区收紧碳排放政策并制定了硬性指标,企业被要求积极配合实施节能减排工作。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嘉兴的一家轮胎厂急需解决几个重要问题:如何在不影响生产任务的前提下达到碳排放标准?如何使决策流程更加灵活?哪些节能减排方法既高效又回报高?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为了寻找高效益的节能解决方案,该轮胎厂邀请了埃顿设施服务公司进厂考察。埃顿公司经过实地考察后发现,工厂的空压机每年的运维费用约为2400万元,占全厂能耗费用的30%左右。为了最大限度帮助客户做好节能工作,埃顿对工厂的空压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以便为后续的优化措施做出精准判断。

针对以上问题,厂里请来了埃顿设施服务专家。埃顿公司进厂考察后发现工厂空压机每年的运维费用2400万元左右,占到全厂能耗费用的30%左右。为了最大限度为客户做好节能工作,埃顿对厂里的空压系统进行了“体检”,以便为后期优化做出精准判断。

前期预判:数字化诊断,事半功倍

为了之后更精确检测出压缩空气系统的病因,埃顿采用数字化软件进行系统诊断,从而全面了解系统存在的缺陷和节能潜力。

  • 安装和拆卸数据记录仪(电流、电压、压力、漏点)
  • 数据上传云端,AI平台分析
  • 形成初始系统诊断报告

泄漏检测:精细化检测,出节能优化方案

8月埃顿工程师入场,对整个工厂的压缩空气系统进行为期1个月的超声波检漏,分两个小组同时进行,检测内容涵盖全厂的用气管线及设备。检测报告显示,泄漏情况非常严重,共计检测到2100多个不同程度的泄漏点。初步预估每年由泄漏造成的损耗费用将高达600万元左右。这些泄漏点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泄漏修复:立即补漏止损,即刻高效节能

面对这些问题,工厂根据埃顿的建议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泄漏维修管理小组和巡查小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自检自修工作制度和相关的工作计划表格及标准。为了确保全厂产能不变,空压机组停掉了两台400KW空压机,并增加了一台250KW空压机的使用。这些措施都旨在不影响产能的情况下,及时止损能耗。通过这些修复工作,实际节能效果显著,第一年压缩空气泄漏项目实际节能达500万元左右

后期监测:数字化监测,实时治理

由于埃顿在项目中的出色表现和明显的节能效果,工厂领导层对泄漏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埃顿的建议下,工厂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对空压机系统进行持续监测。这种技术可以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帮助工厂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实现更高效的能源管理

作为埃顿众多综合实施管理项目的典型案例,嘉兴轮胎厂展示了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节能优化解决方案。这个案例的成功,提醒着我们要重视压缩空气泄漏问题,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那为什么说压缩空气泄漏管理值得做呢?

压缩空气是仅次于电力的第二大动力能源,好用,但能效低。由于压缩机的电机耗电量大,而总运行功率中只有一小部分是产生有用的机械能。所以,压缩空气的成本是高的,对很多工业企业来说,是一笔必要的大花费

与此同时,由于密封老化、磨损和安装不良等实际因素,压缩空气泄漏是不可避免的。空压系统电能占比企业用电15%-30%左右,普遍情况,其中泄漏能耗占比能高达20-30%。据统计,在欧洲,浪费的能耗等同于7.5座核电站的发电量。

但是,泄漏能耗越大,节省空间也越大!

比如,一个运行十年的空压系统,通常泄漏率高达22.7%,积极修复后,节能率最高,回报周期最短,节省潜力最大。

再如,由下表显示的不同泄漏尺寸下的泄漏量和年度成本,可见,即使很小的泄漏也会导致巨大的成本浪费,但若及时补救,则可省下很大一笔花销。

*此表基于压缩空气系统,压缩机全年24/7运行,即8760小时。如果空压机在夜间或周末关闭,成本相应降低。每立方米的成本以0.16元为基准。

 

埃顿的压缩空气泄漏管理有什么优势?

泄漏管理的目标并不是让企业投入最少的成本来开展泄漏管理工作,而是企业如何能从泄漏管理工作中获得最大效益。而选择专业公司,可以提高泄漏管理的效率,使企业的收益最大化。埃顿的压缩空气泄漏管理有以下优势:

优势一: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  

埃顿的泄漏管理方案采用传感器数字化技术平台等智能应用,分为4个步骤,能够解决常见的可见性和效果衡量问题。它不仅有助于客户快速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帮助控制成本,并实现高达25%的节能潜力

第1步:空压机系统数字“体检”

现场布置数据记录仪,采用数字化软件收集至少两周数据>基于数据的能源基准线和全面的系统分析,给出分析报告

💡诊断期间,不影响现场的设备运行

举例:佛山某食品工厂,采用数字化“体检”后,发现的节能潜力是传统检测方式的3倍。

第2步:用气端,泄漏识别和治理

根据诊断报告,识别泄漏量及泄漏区域>对该区域进行泄漏点诊断并给出泄漏治理方案>泄漏治理实施并节能量诊断,以实现治理目标

第3步:供气端,节能及优化方

根据诊断报告,判断系统其它潜在的优化及改造项目>根据相关数据和分析,给出解决方案>根据客户需求及预算实施方案

第4步:数字监测,实时治理

安装用于持续监测的数字孪生平台 > 基于实时数据,持续优化和改善 > 保证气电比和泄漏量始终保持目标水平

值得一提,埃顿的数字孪生平台Akila在泄漏管理方面提供了多种优势,助力提升成效:

  • 泄漏检测之前,Akila能够进行泄漏量的预估,为后续的精细化检测提供参考。
  • 泄漏检测期间,Akila可以记录必要的维修过程,并跟踪维修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 后期,Akila可以进行持续监测,并预测潜在的漏点问题,有助于优化管理和预防未来的泄露。

优势二:丰富经验、灵活合作、数字驱动

工厂在发现泄漏到解决问题之间会遇到不少难点,一个专业的灵活化合作模式则可以助力快速解决难题,做到泄漏问题早发现、早修复、早省钱、早节能!

难点1: 管理盲区,沟通成本高

设施管理部门负责压缩空气的成本效益管理,而泄漏往往发生在生产部门管理的用气终端上,而生产部门常会忽视此处的产气成本和泄漏问题。若工厂自行进行泄漏管理,就需花费更多时间在这两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上。

难点2:流程复杂,决策耗时间

对于泄漏管理,从发现泄漏到修复的整个过程,如果工厂自行进行管理,需经历多个流程,且涉及多个部门的参与。整个项目的完成可能需要1-2个月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的漏气问题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事实上,这2个月时间内的泄漏成本可能已经足够支付专业公司的服务费用

为此,埃顿以帮助客户节能最大效益为目标,提出专业科学的解决方案:

灵活合作  

独立或打包方案,您可以有多重选择,同时可根据现场情况提供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帮助公司避免内部冗长流程,做到对症下药,快速解决问题。

数字融合  

埃顿的压缩空气泄漏管理4步解决方案融合了传感器和数字化技术平台等智能应用,使问题可视化,数据透明化,流程可跟踪,从而实现更加科学和精准的泄漏管理。

专业共享  

基于长达25年工业设施维护领域的经验,埃顿中国业务范围覆盖80个多个城市,旨在为客户制定提升设施生产力、高适应度且以ESG为导向的节能减排解决方案。

降温节能:优化并重塑建筑环境

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给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如何创建宜居、宜业的绿色可持续生活环境,变得迫在眉睫。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夏天,当你从城市前往周边农村旅行时,你是否感觉到两地温度的明显变化?在农村,你可能体感较为凉爽,仿佛穿越了冷热空气的边界。这种感受并非错觉,而是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在很多大城市中,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温差可以高达6摄氏度左右。

城市热岛效应的持续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快速进程的需要,促使高楼建筑群密集发展不断扩张,城市人口日益递增。据悉,全球已有超过1亿座高层建筑,其中美国拥100多万座,位居第一;中国拥有70多万座,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还有巴西、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等国。

值得关注的是,建筑行业是全球碳排放大户之一,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40%。因此,改善建筑碳排放,确保建筑环境的绿色可持续,成为缓解城市高温的主旋律。

此外,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将增长至67亿,也就是近三分之二的全球人口,将面临因为持续高温而产生的身体不适和潜在慢性病的健康挑战。

那该如何帮助城市“降温”,创建绿色可持续的健康生活环境呢?

专家认为,通过优化和重塑建筑环境是缓解城市高温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有必要借助强大的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工具对建筑进行模拟分析,从而以减少和控制城市热岛效应,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以下,为大家推荐一些应对城市热岛效应和气候变化的创新设计和数字化管理方法:

优化建筑环境设计 创建凉爽空间

设计师通过环境布局设计增强建筑群之间的空气流通,从而降低环境温度,减少空调能耗。

例如,新加坡邱德拔医院采用V型环境设计,促使从邻近的池塘引入冷风,有效帮助建筑降低温度,大大减少了空调的使用率。

又例如,埃顿旗下的NXpark与青岛市政府合作设计并建造的Akila实验室中心项目。该项目采取了创新的能源管理和建筑设计措施,以法国国花鸢尾爱丽斯为灵感,采用大面积的建筑曲线设计,有效地减少了太阳直射对建筑的热影响,从而降低了室内的温度。

此外,设计师还增加了地面植被覆盖率至39%,为人们提供了凉爽的户外环境,进一步降低周围空气温度,提升了环境的舒适度。

增加植被 靠树木调节气候压力

研究表示,种植更多的绿植是降低城市温度最有效的方法。白天,树木为行人遮挡烈日,防止阳光加热混凝土人行道,夜间则更为凉爽。

绿色走廊在全球很多城市取得了成功,例如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在30条走廊上种了88万多棵树和250万多株小型植物,郁郁葱葱一片绿。绿植在城市中产生冷空气循环,并向外蔓延,由此消散热量,降低环境温度。

除了给城市建造更多绿植,有些城市还采取了将屋顶改造为绿色花园的措施。据统计,绿色屋顶温度可比传统屋顶低30–40摄氏度,并且可以帮助城市降温高达5摄氏度左右。

当然,增加绿植不仅适用于城市,也适用于工业和采矿营地,其中营地绿植设计还可以起到大范围保护现有森林覆盖的作用。

使用浅色反光涂料 降温又节能

城市建造过程中通常会采用过多的深色表面材料,如混凝土和沥青等,它们表面材料密实,容易储存大量热量,这也是导致高温不下的原因之一。

为此,许多设计师开始采用浅色反光涂料来实现“清凉屋顶”效果,即在沥青屋顶上涂覆浅色涂料,帮助屋顶反射阳光,减少热量吸收,让室内生活变得凉爽起来。

据了解,“清凉屋顶”是建筑业中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无论能源效率还是成本效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 无需太依赖空调,室内舒适且通风
  • 削减了空调能耗,单层建筑每年可省15%

从城市规划入手 大面积冷却城市

城市热岛效应,除了优化单个建筑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与周围城市环境的关系。

新加坡滨海湾的规划就从降温节能的角度着手设计的。该地区的“海湾花园”之所以始终保持24摄氏度的舒适度,其中的秘密就在于其全球最大的地下区域冷却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圆顶和周围数十座高楼进行冷却,实现了整个区域的降温效果。

此外,“海湾花园”绿地占地250英亩,拥有丰富的树木和植被,为周围带来了凉爽的氛围。

建筑设计方面,滨海湾采用了高矮错峰的设计形式,形成了一个扬帆起航的风帆形状。这样的设计不仅具有美观的特点,还能捕捉到凉爽的海风,将其引导到行人层,进一步提供凉爽的环境。

那对于创建可持续建筑环境,并有效解决能耗问题,该如何高效管理呢?

埃顿作为综合设施管理者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监测并控制能耗、碳排放、空气质量和设施维护成本,特别是在建筑环境和设施管理中使用Akila数字孪生技术,这对建筑运营所带来的最大价值点是降低建筑运营成本和改进能源管理,从而有效助力节能减排,并改善城市和建筑生活环境。

设施管理: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关键驱动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已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面临的紧迫任务。碳中和,即减少排放并抵消剩余排放,已成为实现可持续未来的关键目标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建筑物每年产生86亿吨当量二氧化碳,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56亿吨当量二氧化碳。受人口增长、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建筑物数量到2050年几乎将比现在增长一倍。值得关注的是,建筑物排放的大约90%是在建筑物实际运营阶段产生的,这进一步强调了减少建筑物运营碳排放的紧迫性。在应对这一充满挑战性任务时,建筑日常运营中的设施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设施管理

按照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FMA)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定义,设施管理是“以保持业务空间高品质的生活和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以最新的技术对人类有效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整备和维护管理的工作”。在建筑环境中,设施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实践,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建筑物维护、能源管理、资源利用、设备管理以及安全和可持续性方面的问题,旨在有效地运营和维护建筑、设备和资源,以确保它们的最佳性能,节能减排,促进实现碳中和愿景。

 

设施管理能为促进碳中和做些什么?

能效管理:企业可以通过采取能源效率改进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例如更换能效更高的设备和采用高效的照明、供暖和冷却系统。这些举措不仅能显著减少碳足迹,还能帮助企业节约资源,优化能源使用,提高资产的性能。

可再生能源使用:推动建筑物和设备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有助于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碳排放。这种转型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也是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碳足迹报告与跟踪:企业应收集、报告和追踪建筑和设备的碳排放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制定减排策略、追踪进展以及确保企业达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设施管理软件和系统能够自动化这一过程,提供数据透明性,帮助企业进一步了解资产的性能表现。

促使建筑符合绿色建筑标准:众多地方性和国际性的建筑标准鼓励或要求在建筑和设备中采用可持续性措施。设施管理者应确保建筑和设备符合这些标准,并积极执行与可持续建筑相关的最佳实践。这有助于确保企业在环境责任和合规性方面的表现,同时有助于维护和监测资产的完整性,减少环境、健康和安全事故的风险。

设备维护管理:设施管理可以通过维护设备的性能,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业务连续性,降低宕机时间,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通过全面控制设备资产的生命周期,进行设备维护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性能的同时,可以促进实现资本支出-运营支出的平衡及可持续优化。

 

埃顿设施管理的最佳实践与案例

要在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发挥设施管理的最大作用,需要采用一系列最佳实践,其工作也非常个性化,以下是Aden过往服务的一些案例:

  • 为某企业升级老旧的HVAC(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为自动化空调系统,使能源消耗、传感器和基础设施都更高效
  • 为某大型食品饮料工厂更新其全厂照明,提升能效并符合当地法规的要求
  • 某大型制造业的客户被政府通知其工业水处理单元基地不符合法规,需要尽快整改;在Aden技术资产管理(TAM)团队的帮助下,他们成功安装了新的水处理单元并通过Akila数字孪生平台持续监测使用情况
  • 携手某新能源企业共同打造数字化产业园区的合作,提供前沿高效的园区建筑和生态,并结合数字孪生平台将园区进行工业互联与数字化,推动绿色生态与零碳目标

 

设施管理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通过降低建筑和设备的能源消耗、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实施碳抵消措施和监测报告碳排放数据等方法,设施管理者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减少碳足迹,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强大工具,促进全球气候保护行动,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努力并付诸行动。

建筑物的水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水资源管理被视为至关重要的议程之一,它与许多其他目标密切相关,如健康、食品安全、清洁能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显示,建筑物与施工建设在全球能源消耗中占约36%。而水资源在能源开采、电力生产各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随着全球人口和城市化的不断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建筑中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变得至关重要。建筑物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包括建设、维护和运营等阶段。为了减轻对有限淡水资源的压力、维护自然环境的水体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在建筑物中的应用非常关键。

 

建筑物水资源管理方法

1.雨水收集利用

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开始关注将雨水收集和利用起来,通过收集和储存降雨水,可以将其用于各种非饮用用途,如灌溉、卫生设备冲洗和冷却系统,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建筑物对地方供水系统的依赖。除此之外,完整的雨水收集系统通常还包括屋顶排水系统、雨水收集槽、水贮罐或地下水库,进而可以将储存的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这种方法减少了对有限的淡水资源的需求,有助于降低水费开支,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同时还能降低雨水引发洪水风险的概率。

2.使用高效低耗的水设备系统

高效水设备系统包括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工程设计,旨在提供与传统设备相同或更高水平的服务,但却能够显著减少用水量。这种技术创新对于实现节水目标至关重要。例如,低流量水龙头通过改变喷嘴设计并使用强力气体流体技术,在仍保持舒适水流的情况下,能大幅降低用水量;高效洗衣机采用智能控制和独特洗涤桶结构等技术功能,确保清洁衣物的同时减少了用水量;节水型马桶通过设计双冲洗选项与虹吸排水管等技术,从而最小化了冲洗时的用水量。这些设备不仅有助于节约水资源,还能够在长期内降低水和能源成本,提高建筑的经济性。

能效管理在建筑物的运营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有效地监测、控制和优化设备的性能,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使用能效水管理系统,建筑业可以实现设备性能的最优化,以确保在维持服务质量的同时最小化用水量。这包括对设备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控制,以便在需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能效管理不仅有助于节约水资源,还提高了建筑的运营效率,减少了维护成本,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

3.废弃物管理污水处理再利用

建筑物中的污水可以经过适当的处理工艺,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源,如灌溉水、冷却水或卫生设备用水。这有助于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同时减轻了污水排放的影响。污水处理系统通常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阶段,以去除固体废物、有机物和污染物。处理后的水可以在建筑物内或周围再次使用。这种方法减少了对新鲜水的需求,降低了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节约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同时也有助于保护水资源。

 

建筑物在水资源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采用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可以减少运营成本,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健康,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确保水资源在建筑领域得到可持续管理和利用,以确保未来的水资源供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更加可持续、环保的城市和建筑。

埃顿集团正在致力于在设施领域实现供应链可持续性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供应链对全球变暖、塑料和废弃物危机以及其他一系列负面环境外部效应造成了重大影响。据估计,如果将所有范围 3 的碳排放都计算在内,供应链对全球碳排放的贡献率高达 60%。这种巨大的环境影响并没有被忽视,但迄今为止,公众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零售、消费品和电子商务等面向消费者的行业。

然而,埃顿认为提高供应链效率和减碳是一项共同的责任,对于像我们这样的B2B设施公司来说,这也是一项义务。作为亚太地区1500多个客户和印尼到西非偏远地区的偏远地区营地设施合作伙伴,埃顿负责国内和国际供应链,为项目地提供大量设备、食品、非易腐食品、化学品和其他物品。

为了代表我们的客户,乃至受当今碳排放和环境危机影响的每一个人,埃顿正在对其供应和采购和基础设施服务进行严格审查,制定提高可持续性、问责制和透明度的路线图。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更详细地介绍这个项目,以及其他一些ESG和可持续性政策,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今年优先考虑的一些关键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

1. 通过 “大包装 “采购和可生物降解外包装减少整体包装废弃物

实现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最简单的方案之一就是大批量采购和运输,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纸板和塑料等干垃圾的总量。埃顿已经开始对其采购目录审核,确保更换了商品的包装。我们还在积极寻找机会,优先选择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包装的供应商采购。

 

 2.今年将植物肉的采购量翻一番

植物肉相比正常生产所需的土地减少了 47%-99%,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了 30%-90%。人们对使用植物肉的兴趣与日俱增,埃顿也致力于确保我们的餐饮服务合同中包含丰富的植物肉成分。在今年之前,我们的 IFM 团队就已经与植物肉领域的领先公司、厨师和组织合作,甚至开设了专门的植物肉食堂。今年,埃顿综合设施管理在餐饮服务中实现并保持了两倍以上的植物基肉类采购和整合,减少了我们在食品领域的碳影响。

 

3. 优先从大型供应商直接采购

与第一点相关,埃顿在全球各地区的配送中心和团队已承诺优先与大型供应商合作,而不是与分散的小型供应商合作。这使我们的团队能够以较少的行程和里程数采购并供应更多的货物,从而直接减少我们的范围3的碳排放量。这些合作关系还使我们能够获得更可靠的供应商,控制运营成本,同时提高采购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

 

4.减少食物运输里程并投资于实行本地采购政策的社区

在优先考虑大型供应商的同时,我们也为农产品等生鲜食品的本地采购政策留出了空间。这在我们的偏远地区项目中尤为重要(仅在印度尼西亚,我们就是30多个偏远营地的综合设施管理合作伙伴),我们为成百上千的营地员工提供服务。通过制定农产品的当地采购政策,我们能够与当地社区建立更好的联系,同时减少营地采购所产生的碳排放。

接下来,这些政策只是埃顿集团在亚洲和全球建立可持续供应链的开始,实现净零排放进展的一个标志。Akila和其他埃顿团队还在探索一些针对采购、废物管理和温室气体追踪的针对性软件和合作伙伴关系方面的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将使供应链可持续性的数字化和衡量更加深入,并朝着净零排放的方向迈进。

能源转型: 助力碳减排,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紧迫,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冲突的背景下,能源转型成为直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的战略选择。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要基础。

埃顿集团华中及华西区总经理、埃顿能源能效管理总监苏珣近期接受InnoSpace采访,分享了“双碳”政策下能源产业变革趋势以及埃顿成熟的能源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降低能效、碳减排以及效率提升。

Q: 能源行业正处在怎样的发展阶段?

A:宏观来看,中国明确了“双碳”路线图,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整体政策和宏观环境驱动下,能源产业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集中式、以石化、煤电为主的传统能源转变为分布式、风电水电新能源的结构,能源供应越来越多样化。随着能源使用过程中,无论是从国家战略还是老百姓生活,大家越来越注重能源对于环境的影响,比如温室气体排放(CO2为主),这是产业随着政策驱动发生的大的变化。

另外一个是石油价格一直在上涨,老百姓日常出行成本升高,更多人在选择新能源汽车,中国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随之就是整个产业链,从政策、制造到零部件生产,电池行业整体在扩张,中国的头部企业主力的电池生产商逐步成长起来,而使用者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在整个大环境驱动下,我们传统的光伏、风电等从占一个零头到相当大的比重,在未来一二十年还会有长期的增长性,新能源会在能源结构中会逐步占有主导地位。新型的新能源技术也在从实验室慢慢走向市场,深入到应用场景,比如地源水源热能氢能的利用,包括各种各样的储能技术以及相关的应用,都是伴随着“双碳”政策下开始推动的新型产业发展。

微观看,我们整体的系统从以前大型粗放的管理开始慢慢追求通过数据分析以及有针对性的优化手段,包括我们新型的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和AI算法新技术的应用,从运行层面不断提升能源系统的效率,从而达到节能降碳的目的,这也是我们能源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Q: 很多楼宇是装智能电表,采取自动断电等,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A: 分项计量,想办法把数据集中收集,然后去做一个数据上的初期整理和梳理,同时根据能耗数据进行分区行为性管理,比如人流少关灯关空调,这个过程只是把第一步,收集;第二步基本完成小型改造优化,会产生降低能耗的效果,但是实际上还有更多潜力。
更新型的技术是根据整个能源供应系统做一个整体的数据分析,物联网的技术使得整个数据获取成本降低,能源优化过程中需要的数据,比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二氧化碳参数,可以使用无线传感器来实时收集这样的数据,反馈到主机系统供应侧,在这里面运用我自己的大数据分析与算法模块来找到系统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满足负荷的需求,达到实时动态平衡,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这是现在我们逐渐变成一个主流的能源优化方式。

Q: 埃顿有没有一些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

A: 埃顿成立之初是IFM服务企业,经过25年的业务发展,对企业的运营有非常深度的了解。埃顿成立能源板块的同时一直在打磨如何通过能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我们的数字孪生平台Akila,通过部署Akila,我们不仅给客户提供了针对系统算法以及运维工作流程的优化,还有在管理过程中对数据的收集梳理来对碳排放进行整体管控,这实际上是后期的经营当中通过平台来做一个强大的数字化工具,为所经营的项目设计到的资产、设备、经营范围等都有比较清晰量化的数据管理。我们把Akila平台作为能源解决方案中重要的数字化工具运用到很多项目中,比如成都的西部智谷项目,通过运用Akila平台为我们的运营管理提供ESG方面整体的管控。

西部智谷

我们在2019年接手的西部智谷项目,这是一个占地面积70万平方,以办公酒店培训为主的大型园区。当时有10个机房,基本是没有进行智能化管理的,所有相关的数据,能耗也好,设施设备运维管理也好,依赖于手动,很多设备的运行,比如空调照明这些,是依托于现场运行团队的工作经验来进行操作,很长时间不会优化,过程中的能耗数据都是手抄纸质模式来做的整体工作,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业主对于自己的能耗和碳排放是没有概念的,想要优化也不知道怎么做,现场团队是凭经验做管理,维持系统的基本运营,但是谈不上优化的目的。

我们为客户制定了解决方案,前期3-6个月花了大量时间梳理数据信息,建立设备台账和设备清单,梳理相关能耗信息,为下一步数字化平台搭建和后期的改造优化来奠定一个数据基础。这之后,我们逐步部署Akila平台,将运维工作上线,把工作流程以及整个设备相关信息,还有日常工作涉及到的工单、备品备件管理,依据设备和系统进行数字化数据建档和工作流程梳理,把这些相关信息导入到Akila系统。

第二步是开始对相关的机房做硬件化改造,在园区内通过物联网技术搭建小的局域网,安装温湿度和环境传感器,收集大量末端收据,在主机机房针对水泵、主机,将数据通信打通,加装变频器、控制器和电动阀门一系列手段,让系统具备控制和优化的条件,比如水泵变频控制,有很多组合方式来满足末端不断变化的需求。这些改造之后,我们开始运用Akila的模块与算法对整体能源系统进行优化,针对优化前后进行追踪和测量,将节能可能带来的相关碳减排收益进行量化,导入到Akila系统,进行实时效果追踪。

整个改造持续了9个月,前期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数据收集,为Akila平台建模和整个体系搭建奠定基础,后期是通过模块植入和硬件系统改造以及现场运行团队来稳步执行Akila的运作。最后效果也是很好的,首先能源层面有一个质的优化,实现了10-15%的节能,对应的碳减排大概是在3,000/年。整个系统为西部智谷搭建了数字化运维系统,提升整个系统效率。进场之前,电梯在雨季经常成为系统管理盲点,也是给业主造成了不少困扰,很难进入的巡检区域,过去雨季会产生很多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部署和管理以后,在雨季的时候,电梯进水就很少发生了,也是通过智慧园区的改造变成了一个经典案例。

Q: “双碳”背景下,整个能源行业快速发展,有哪些新的机会和增长点?

A: 氢能是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氢从能源角度是最清洁的能源介质,从国家层面有很多相关战略性规划,我们要找合适的运用场景,有一个比较大的产业化需求,把单价成本降低。比较大的问题是制氢层面很难规模化,要找到大的倾销载体,让大型制氢从经济上算的过来,同样这种模式在储氢和轻能量电池方面,需要找到规定应用场景来做这种项目试点,从而把市场打开,做大规模应用,我相信不久的未来氢能利用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且制氢过程中也有很多新的技术,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除了传统这种,还有光解水制氢,省略了前段发电的步骤,效率高很多,也是我们在关注的一个新能源的发展方向。

我从工作开始到现在都是在能源行业,也是作为行业的一员看到了行业的发展,过去20年还是有很大变化的,传统的能源行业巨头都在进行转型,以前说的大型集中式变成了分布式,粗放管理变成了精细化管理,以前装机量为导向的项目设计变成了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定制化综合能源服务,我们越来越关注整个能源产业链产生的碳排放和相关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性的能源产业发展。

综合设施管理将如何助力建筑碳减排,应对气候危机

今年入夏以来,“超级热浪”滚滚而来席卷全球多地,全球多地陷入“炙烤”模式。欧洲热浪爆发一周就导致1000多人遇难,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英国更是发布了该国历史上第一个“极端高温”红色预警。极端天气频发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一直以来都积极努力,致力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

建筑碳减排对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

中国建筑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减碳潜力巨大,通过推动建筑领域的脱碳来加速净零碳进程以应对气候危机刻不容缓。为了实现双碳目标,今年4月中国首个绿色建筑法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已正式生效,通用规范将要求在住宅、工业和新建筑建设中严格节约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单个建筑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中,运行期间碳排放占其中约70%~90%。同时,有机构统计显示,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建材生产和施工阶段的排放基本已进入平台期,而在运行阶段,尽管增速放缓,但排放仍呈上升趋势。减少运营阶段的排放,已成为建筑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一步。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中国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并深刻影响城市的治理模式、企业的经营逻辑和市民的生活方式。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以及今后长时期人类所面临最严峻的环境与发展挑战。而建筑领域作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建筑脱碳”势在必行。

埃顿综合设施管理如何助力建筑碳减排

数字化、智能化运营

数字化、智能化也是推动建筑真正减排的基础。减少碳排放的核心是减排相关数据的可溯源性和公平公正,在前沿科技加持下,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的完善,建筑数字化将成为建筑“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动力。

毫无疑问的是,建筑环境虽然对可持续性和气候危机是一个挑战,但更好的数据、连通性以及数字化进程将极大有助于减少城市的碳足迹。

埃顿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将设施管理智能化,借助数字孪生、物联网、AR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工具,以开创性的方式处理每一项服务和资产。由数据驱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也可为客户提供数字化报告。

由埃顿集团孵化的Akila平台,作为埃顿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正是通过运营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技术监控关键指标并整理数据。Akila平台的部署可以准确显示出问题之所在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助力客户作出更好的环境决策,提高能源效率并优化可再生能源的负载平衡,加快企业与组织走向“净零碳”的道路。

能源与环境管理,助力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建筑通过各式各样的创意,产生或者存储更多类型的能源。在现代化的运营管理护航下,建筑也能从能源的消耗者,转变成能源的生产者,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作出更多贡献。

近年来,旨在反映企业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履行环境与社会责任等方面贡献的ESG评价标准(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愈发受到各大企业的关注。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管理方式打造“绿色建筑”是践行ESG理念的最直接的体现。

因综合设施管理跨越多产业与行业,对ESG的三大支柱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环境方面可以为二氧化碳减排策略增加价值,埃顿的综合设施管理可以助您实现:

智能的能耗管理

通过加强建筑运维中的能耗管理预测与监测、异常监控以及节能优化,可以对建筑的用能情况进行改善,以最大限度提高资产效率。同时,预测性维护(predictive maintenance)也可保证系统更加流畅、无误地运行,从而减少因错误产生的能源浪费。

暖通空调系统(HVAC)优化:

盛夏的高温对于加班加点、高强度运转的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巨大挑战。数字化正在推动着暖通空调优化解决方案的升级,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传统系统进行创新优化,最终可以用更智能的系统来实现更高的热能利用率及环保性,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指标。

IFM inspection

可持续的供应链:

综合设施管理拥有一个完善的供应链,并且致力于在打造低碳、低废的可持续供应链的同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与透明度,降低成本、降低风险以及创造价值。

可持续餐饮

通过与本地的供应商合作集中采购食物可以降低相关排放与污染,帮助企业减少碳足迹。同时,在餐饮中使用更多植物基食材也有深远的意义:传统畜牧业使用了地球80%的农业用地,27%的洁净水源,相比植物,牛肉的养殖与生产要消耗掉50倍的水。如果改为从植物中直接获取蛋白,就可以跳过动物养殖过程,从而缓解温室气体排放。将每年消耗的动物肉中一定比例替换成植物肉,可以节省巨大的环境成本。

作为IFM(综合设施管理)行业的领衔者,25年来,埃顿始终致力于推动综合IFM行业的数字化、智慧化变革。采用各种先进技术为客户管理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运营成本,优化工作空间,提升人群的生活品质。在气候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埃顿一直在行动,致力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双碳”政策下的建筑环境及设备资产管理数字化

埃顿智慧工业总裁蒋喆近日接受Innospace采访,分享了在“双碳”政策下的建筑环境及设备资产管理数字化,与工商业客户合作中的痛点及创新机会以及对综合设施管理服务行业的展望。

埃顿集团从1997年开始一直伴随中国市场的成长,1999年集团在上海设立全球总部。25年来,从为工商业客户提供包括团餐、保安保洁、设施维护等基础业务逐渐发展成一个多元化的、可以承担工商业企业大部分非核心业务服务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埃顿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其中包括300多家的世界500强客户,也包括了非常多中国优秀的国营企业以及高成长的民营企业。

什么是综合设施管理服务(IFM)?

Facility management,就是传统的物业管理,更多的是一些单项服务,比如保安、保洁、设施维护、绿化工程等。而我们现在讲的IFM是一个欧美的趋势,客户可以通过联系一个人就能实现他所有的非核心业务的管理。

这点优势在这次疫情中就有所体现,对于我们封闭运行的客户,有我们这样一个协调方去提供他所有在封闭式过程当中需要的非核心业务服务,对客户而言是非常大的便利,能够让客户集中自己的资源、人力、投入在他的核心业务上面,这就是IFM与传统的单项业务的区别。

我们希望通过整体管理,能够在传统的服务、员工生活条件改善、能效管理和企业ESG相关方面进行统一的提升,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我们认为这是IFM能够带来的优势。目前国内市场跟欧美市场相比,IFM的整个占比还相对比较低,但是我们认为在未来这一块会是一个增长的趋势。

综合设施管理服务行业有哪些新市场机会?

ESG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机会,我们看到ESG这个概念其实提了很久,但真正从这两年开始它变成了企业的一个真正的需求。

ESG这个概念本身也是基于投资逻辑去提出的,是让企业践行的行为。这两年其实我们看到在金融市场上,在消费者市场上,大家真正对企业的ESG有了真实的需求,其中一部分是跟“双碳”具有一定的重合性。

过去大家对ESG的概念可能并不清晰,有些人觉得装个光伏屋顶就算是低碳,或者说到年底捐赠了一些希望小学就算是社会责任。那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口号式的ESG可能就不再能够满足投资者、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大家越来越多的倾向于一种透明化、可衡量化的ESG标准。

在这里面则蕴含着非常多的机会,比如如何将ESG标准透明化。透明化首先需要数据化,要用实时的数据来体现企业在治理、在碳排放、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一些实证,这才算是透明化的,因而这是一个数字化的机会。

另外一个机会是实现“双碳”目标。“双碳”一方面是关于能源的生产、能效管理、储能、利用清洁能源帮助工业生产等,另一方面则是关于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当中如何去衡量自身的碳足迹以及减少它的碳足迹,这里面也将孕育出非常多的细分机会。

埃顿的碳减排案例分享

在由埃顿集团孵化的数字孪生平台Akila的帮助下,埃顿能够在碳减排方面取得一些具体的成就。

埃顿在西安的工业园区项目,从一开始的设计到建设 到最后的运营,是放在同一数字化平台上面的,所以我们叫它为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作为一个绿地建设项目,在设计开始,就已经将所有用料的碳排放足迹,也就是embodied carbon footprint(隐含碳排放)做合理化的计算,这个计算精确到生产过程当中的碳排放,甚至精确到采购后运输过程当中的碳排放等,从而计算整个建筑的一个生命周期的隐含碳排放。

埃顿西安工业园项目

第二,在设计过程当中我们也充分考虑到建筑在用热、用冷、用电等一些能源的使用并思考如何去优化它,那么我们具体使用了像是地源热泵、光伏等相结合的一些设施来让建筑尽量多的使用新能源。除此之外,我们用我们的系统,通过物联网的技术把它整个新能源的生产,包括跟电动桩的联动、跟储能联动以及它的消耗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让它得到一个最有效的平衡。

举个例子,如果你只是用一个地源热泵技术,那它天生就不是智能化的,它的工作机制只是关和开,在关开之间达到峰值的时候,它会有一个比较高的能耗。那是否在它达到峰值之前就可能通过一种智能化的算法能够进行节能或者避免其每次触达最高的峰值。

通过这样三步:其一计算它本身整个建筑物的碳排放足迹,其二控制它能耗环节使用新能源的比例,其三在这基础上进行整体优化,我们基本上能够达到建筑自身零碳排放的结果,整个的碳足迹要求也远远低于本身客户对我们的要求,这个是通过我们的技术工具在新项目上的实施来实现的。

再举一个我们的工具在现有项目上实施的例子。我们给一家著名的北欧大型家具连锁商场做了一些项目,这是一个现有的商场,它现有的商场并不是智能化的。我们通过物联网IoT的技术在它的各个关键部位上装上了传感器来判断它整个能耗消耗的一个过程。

通过我们的判断和数据采集之后,在人工智能的优化下以及不增加额外投资情况下,能够降低25-30%的能耗,特别是在暖通系统优化上面,所以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那么目前客户也是非常希望我们在他所有的中国门店上去做这样的服务和布局,甚至也是想把这种应用推广到他们世界上的一些其他业务区域。我们也是非常乐于看到这种China to the World的实践。

与工商业客户合作中有哪些痛点与创新机会?

我们大概超80%是工商业客户,以工业客户为主。那其他的我们还有大量的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包括一些企事业单位,是这样的一个布局。在未来我们的任务其实就是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痛点,因为从埃顿集团角度来讲,我们这个行业,很多人会觉得这种服务行业、物业管理行业好像很传统,但我们恰恰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个行业还是通过创新去驱动的,所以这个行业的未来会越来越细分越来越专业。而且它的专业能力和它的赛道深度,或者说我们企业本身护城河的深度是由创新来打造。我们可以看到,近二十年来欧洲诞生了许多专业的工业服务巨头,同时细分市场公司在各个赛道上也进一步分化。

第二个我们认为能够帮助客户延长资产寿命,第三个就是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专业度和创新力是我们行业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核心。我们认为在这个行业里面,创新不可能仅靠一家公司闭门造车,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依靠合作伙伴来帮助我们实现共同目标。我们非常欢迎能够在环境服务、员工生活质量、碳排放、数字化等关键领域提升2B企业价值的创新型企业与我们合作,共同成长,进一步扩展行业赛道的宽度和深度。

对综合设施管理服务行业的展望

我们这个行业是需要非常强社会责任的企业,我觉得大家都有这个共识。

在整个发展上面,这个赛道我们觉得将来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宽,那么在这里面我觉得大家都是一种开放性的态度去合作,这里面的创新和赛道的发掘绝对不可能由一家企业完成。这个市场还在不断地创新,而且不停地有新的细分领域创造出来。

我认为整个行业肯定是一个万亿级的行业,所以我们要充满想象力和合作精神,跟大家一起去把各自的赛道都做广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