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搬运为何更推荐锂离子蓄电池电动叉车?

叉车车队管理意味着需考虑诸多因素,而非仅仅是前期成本。叉车检修需求、寿命和能效,全都是优化工业搬运运营的重要因素。

任何企业而言,优化搬运车队都是一个重大项目。需考虑从财务到运营的诸多不同因素。对于特定机器,所有车队经理都想最小化停机时间、减少事故、缩减能源或燃料需求并满足运营需求。

尽管未来几年汽油动力叉车仍会在车队中继续服役,但电动叉车后来居上。电动叉车主要有铅酸蓄电池动力和锂离子蓄电池动力两种类型。电动叉车蓄电池选择对车队优化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已然超出许多车队经理的设想。

在亚洲,搬运设备仍普遍采用传统铅酸蓄电池驱动。这种决策的主要驱动因素:锂离子蓄电池贵很多。然而,在容量、寿命和效率方面已有长足进步,早就弥补了成本劣势。

而今,锂离子蓄电池动力叉车越来越受到工业和物流客户的青睐。如果您的车队尚未尝试过锂离子动力叉车,那么,请查收考虑用其替换铅酸蓄电池叉车的四大理由。

理由1 — 体积更小,蓄能更多

铅酸蓄电池,往往在工作时间内就要进行更换,相比之下,锂离子蓄电池则能续航一整天,这是因为其蓄能密度更高。这样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操作过程中停机时间更少。无需更换蓄电池意味着在最需要的时候无工时损失。

此外,锂离子蓄电池所占物理空间较同等铅酸蓄电池更小。大多数使用铅酸蓄电池叉车的车队需要一个专门的房间来完成充电任务以应对漏液和烟雾风险。而锂离子电动叉车就不存在类似风险;因此,占用的宝贵地面空间更少。

理由2 — 快充且易于保养

锂离子蓄电池的充电速度比铅酸蓄电池快8 倍,而且具备无需冷却时间的优势。它可以在短短一小时内完全充满,意味着操作停机时间更短。由于无需花时间等待充电,因而车队运营所需采购的电池数量更少。现场完成的工作更多,蓄电池更换次数急剧减少,电池采购数量更少,这些优势早就抵消掉了较高的单价。

它的另一大优势就是无需日常维护。不同于铅酸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不需要持续保养,无须补水,也无须监控酸泄露和酸腐蚀。这意味着现场更安全,为现场节约出更多时间以专注于其他任务。

理由3 — 寿命更长,无“记忆效应”

数据能够说明一切。锂离子蓄电池可以完成多达 6000 次充电循环,而传统铅酸蓄电池最多只能维持 1200 次充电循环。

然而,当您深入问题的时候,价值差异就会水落石出——针对不同类型的蓄电池,如何才算一个充电循环?对于老式铅酸蓄电池来说,充电时间无论长短,都视为一次充电。整晚 8 小时的充电和午休短暂充电,二者一视同仁。每次接入电源,都意味着公司资产损耗——这就是低效铅酸蓄电池臭名昭著的“记忆效应”。

相反,锂离子蓄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如果您的员工只充了 25% 的部分电量,那么,所失即所得——一次充电循环的 25%。充了 50% 的电量则为半个充电循环,依此类推。换句话说,它不仅可以提供更多充电循环,还可以确保充分利用蓄电池寿命。这是老式铅酸蓄电池无法企及的。

理由4 — 高效而环保

虽然锂离子蓄电池前期投资较大,但是其寿命和效率上的优势足以补偿差价,尤其是在要求蓄电池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时运行的情况下。如前所述,其预期寿命超出铅酸蓄电池约 4 倍。更长寿命意味着生产和弃置时更少的碳足迹。
此外,它不含稀有金属和有毒材料,其生产和耗尽后的生态影响均低于其他蓄电池。而其充电循环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CO2)和烟雾,不仅环保,而且效能高出 30%,意味着更少的碳足迹和费用。

每个叉车车队都应使用锂离子叉车吗?

任何用心的车队经理均需了解并考虑锂离子蓄电池。事实上,对于某些场所而言,锂离子动力叉车是制胜法宝,而对一些场所而言却未必如此。这完全取决于运营需要。
对于车队经理、仓库经理或其他有兴趣在其车队中引进锂离子叉车的任何人来说,获取正确报价和咨询都十分重要。制定战略计划,规划好引进锂离子叉车的时间、地点和方法,能确保将优化效率过程中对您运营所产生的干扰最小化。

HVAC 暖通空调系统优化为降低成本及减少碳排放助力

HVAC 暖通空调系统优化可助力您的企业平均节省能源成本高达17%,优化解决方案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其他技术专业知识和经验相结合,提供智能高效和快速响应的环境控制,让您在短时间内轻松完成安装

HVAC 暖通空调系统是什么

暖通空调是具备场所采暖、供冷和通风功能的整套系统,通常也称为空调。自20世纪初发明以来,暖通空调系统便占领了大街小巷,成为各大建筑楼宇中随处可见的设施。在亚洲,场所采暖和供冷在过去20年间迎来了迅速发展。究其原因在于,该地区的经济实现了繁荣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正在不断提高,白领阶层呈现出增长趋势。这类人群希望获得舒适的办公环境,从而推动办公场所提供全天候供冷服务。

预计到本十年末,中国95%的非住宅物业都将实现供冷。人们对于空调的高涨需求不仅为企业带来巨额成本,还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HVAC 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状况

场所供冷和采暖会导致大量碳足迹产生,其背后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目前,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建筑楼宇能耗约占一次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的25%。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5%。其中,由商业和工业暖通空调系统产生的碳排放量高达40%。在过去,亚洲的电力成本相对较低,且缺乏相应的排放法规。然而,一切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如今,员工在寻找雇主时会考虑碳足迹等因素。另一方面,许多租户也希望进驻管理更为高效的建筑楼宇。

尽管地产业主对推动可持续发展兴致索然(现在许多人并非如此),但他们不得不面临由此带来的压力。如今,亚洲各国政府正不断推出各种法规政策,加大对于碳排放企业的惩罚力度。例如,中国最近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与此同时,由于租户对于能源和环境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多,地产业主正面临着巨大压力。在中国建筑业主和管理者协会(BOMA)最近的一项调查中,68%的企业认为能源和环境管理“非常重要”,而31%的企业表示“有点重要”。此外,投资者也在要求企业和物业实现低碳运营。在此背景下,ESG投资在亚洲越来越受欢迎。为了不断吸引投资,企业和物业经理不仅需要减少碳足迹,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做到透明高效、有源可溯。

面对前所未有的成本和合规压力,许多企业正在努力探索提高能效的解决方案。如今,大约80%的工业企业和商业地产尚未采取任何行动来优化暖通空调系统,并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鉴于此,工业企业和商业地产需要认真采取行动,努力满足合规性要求,力争在未来保持强劲竞争力。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技术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效率。

HVAC 暖通空调系统能效低下的原因

导致暖通空调系统能效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技术壁垒,二是人为因素。

技术壁垒包括:

  • 恒温器和传感器响应延迟,导致冷气过量供给。
  • 缺乏追踪可变因素的技术设置,如室内人数或天气情况等相关数据。

人为因素包括:

  • 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能耗情况缺乏了解。
  • 疏忽大意,例如员工在下班或散会后忘记关闭空调,导致办公室空无一人却冷气十足,从而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 室内人员频繁调节温度,导致冷机和锅炉负荷过大。

暖通空调系统优化可以完美解决上述问题。它不仅可以帮助物业经理为室内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还能够降低成本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最重要的是,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第一阶段的工作仅需一个月时间,而不会影响到楼宇日常运作。

HVAC 暖通空调系统如何实现优化

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解决方案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其他技术与专业知识和经验相结合,提供智能高效和快速响应的环境控制。该解决方案的第一步是与专业团队开展合作,他们将帮助您检查当前系统,并建立基准,以衡量最终成果。随后,工程师们将负责在楼宇内外安装物联网传感器,用以收集诸如室内人数和天气情况等数据,并将其实时发送至数字化管理平台。最后,该平台将利用人工智能逻辑(或机器学习)来控制冷机、风扇等已安装的暖通空调资产,并通过实时物联网数据来实现大部分功能的自动化。

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的关键在于清楚目标为何。许多企业往往仅着眼于收集数据,但却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重心,这就导致闲置数据堆积,并形成数据沼泽。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与知道自己要什么同样重要。因此,仔细设置参数,并与能源和数据专家密切合作至关重要。这样做能够确保您的系统设置正确,让您获得切实可行的洞察。

在这个阶段,智能暖通空调系统的强大功能尽数显现。系统将在一次次使用后变得更加智能,并能根据历史数据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此外,该系统还可在每天、每月和不同季节收集数据信息,生成能耗负荷曲线图。得益于这些数据,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快速响应,还可以预测暖通空调系统的使用情况,并对其进行优化。

这样一来,企业平均可节省高达17%的能源成本。而那些期望大幅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的企业与物业经理将能够轻松实现这一目标。

HVAC暖通空调系统优化优势

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或轻度改造)的一大优势是,它可以在现有设备上快速运行。在经过初步优化后,升级将变得更具成本效益。得益于智能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负荷曲线数据,工程师可以凭借其专业知识进行暖通空调系统升级规划(或深度改造),并为客户推荐适合的低碳资产或设备,如冷机、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和蓄冷系统等。

此外,通过智能暖通空调系统收集的精确数据,您可以避免因猜测而产生的不确定因素。工程师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精确观察设备更换后的性能状况,并规划设备更换的最佳时机,而无需对楼宇运营造成较大干扰。

实现暖通空调系统升级的企业将获得卓越成果。智能系统和资产升级可让您在原有的能耗基础上轻松减少40%的成本。采用如地源热泵等这类低碳技术解决方案

既然暖通空调系统优化好处如此之多,为什么其他企业没有纷纷效仿?

近期的研究表明,虽然工业部门十分重视能源管理,但根据2011-2016年的数据显示,建筑楼宇能源管理仅占合同能源管理(EMC)的18%。其部分原因在于,工业领域在能源成本节约方面拥有更大潜力。而另一个原因则是预算。许多建筑楼宇或物业经理可能没有前期资金来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优化或升级,并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然而,这一情况将很快发生改变。最近,有关建筑楼宇的补贴政策得到了广泛支持。其次,诸如合同能源管理(EMC)等融资方式或能源即服务(EaaS)等融资加运营合同正变得广为人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地产业主了解到上述解决方案的巨大价值,未来将会有更多人选择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优化。

暖通空调系统能效优化正在大受欢迎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亚洲的能源市场正在迅速发生改变。建筑楼宇正在消耗更多能源以供冷和采暖,从而导致碳排放和成本节节攀升。同时,政府和利益攸关方也在积极敦促各方减少碳足迹和提高能效。如今,采暖和供冷能耗已占楼宇能耗的一半。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能够为建筑楼宇降低成本和节能减排提供绝佳途径,而不会干扰其正常运营。相较于以往,这些项目的投资途径也变得更加多样,比如签订单一合同进行长期运营。如今,随着上述解决方案变得更为人熟知,暖通空调系统优化作为有效应对财务和合规压力的解决方案,必将在未来广受欢迎、大有可为。

减碳与数字化,“十四五”规划下的时代机遇

中国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对一个新的五年作出展望。 3 月 11 日,“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让人得以一窥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的新信号。2025年的两个主要环境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3.5%,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据专家表示,实现这些目标将使中国有望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两项都是政府去年做出的主要承诺。

在去年崭露头角的趋势之一,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得到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成为被反复重申的核心议题,以更明确的量化指标成为关键的政治绩效。

香港科技大学环境研究所首席发展规划师 Christine Loh 认为,看向未来,中国所着眼的方向,是从“世界工厂”转变为清洁、绿色的本土高科技产品生产商。这也正应和了去年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的经济绿色复苏的概念。

可想见,在未来五年,对生产效率和生态友好的要求不仅会以更切实的方式落地,也将被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得到更多扶持。对于企业,这意味着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生产方式,但也势必将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减少 30% 到 70% 的二氧化碳排放

据关注气候变化的机构 Carbon Brief 统计,在“十四五”规划全文中,“能源”一词足足出现了 59 次。

在二十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有两项与能源直接相关:到 2025 年,中国单位 GDP 能源消耗预计降低 13.5%;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8%。两项均为约束性指标。

能源转型是减碳的重要途径。纲要提及,到 2025 年,非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将从 2020 年的 15% 提升到 20% 左右;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要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同时,要推动沿海核电和八个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在去年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宣布在 2030 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 2060 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在全球疫情带来的停滞下,中国展现出对减排的雄心,引发气候界的极大关注。

碳达峰的时间点备受瞩目,之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将逐步降低。“十四五”被认为是碳达峰的关键时期。接下来,国家发改委将会分解这些目标,对省市自治区发出更硬性和细化的要求;各省政府也将在生态环境部的要求下,在 4 月前制定出各自的碳达峰计划。

减排目标的背后是更深刻的产业结构变化。中外对话基金会的政策记者伊莎贝尔·希尔顿表示,“五年计划”将确认中国向“低碳世界中的低碳商品和技术供应商”的过渡。长远来看,脱碳目标伴随的大规模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带来潜在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在企业政策方面,纲要中提及,政府将实施有利于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鼓励企业优化能源使用。

Two meetings 14th five-year plan

在中国市场深耕 20 年的埃顿,不仅自身一直遵循环保可持续的理念,也围绕高效能源利用制定解决方案,让公立和私营单位在适应低碳社会要求和潜在政策变化的同时,仍能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

2020 年 9 月,埃顿与 Eren 集团旗下子公司 Eren Industries 成立合资公司“ 埃顿能源”。改造现有工厂的能耗方式可能是一项大工程,埃顿能源为此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比如,配合风能、太阳能使用升级设备,提供储能系统保存自产的清洁能源等。改造后工厂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可提升至 35%。企业也可以进行对现有架构的能效管理,通过算法管理的数字平台,自动监控各级设备能耗,避免浪费。

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数据建模技术,埃顿能源所提供的一站式综合能源管理能让企业减少 30% 到 70% 的二氧化碳排放,带来 15 至 25% 的运行效率提升,最终节省高达 40% 的总成本。

如今,埃顿能源已经和广州市黄埔区和海口市达成合作,将能源智能解决方案落实到城市改造中。在中国中东南部及沿海地区,埃顿能源也将开发分散式的风电项目,减轻电力长途输送的不确定性,也减少企业对传统电网的依赖,最大限度做到电力的自给自足。

数字化作为一种解决方案

已经被讨论多年的智慧城市、智慧政务,在疫情期间随着健康码的落地变得更加触手可及。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数字经济更被单独列出一篇。目标是在 2025 年,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从 7.8% 提升至 10%。

纲要明确了未来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孪生和AR增强现实。

过去几年,“数字化”几乎无处不在,尤其随着央行数字货币投入测试,这个概念变得更加深入人心。根据“十四五”规划,在接下来的五年,数字技术的落地和市场化将成为一个工作重点。这其中,包含了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和民生工程,也包括工业园的管理和产业链改造等。

这并不是单纯的追求潮流,数字化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它被视为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下一种能力多元的解决方案。

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数字化改造被认为可以改善现有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加产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内循环;在控制碳排放上,数字化平台通过让排放变得可视可控,让能源转型可以有的放矢地展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下降的背景下,自动化生产作为替代也成为一个迫切的需要。

数字化的大潮下,综合设施管理服务也不断变革。2020 年,埃顿落地了集成业务交换平台,并将其应用于马尔代夫群岛度假村的运营,实现全岛服务的互联互通。与此同时,埃顿还达成与成都市的合作,为其智能商业基地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智慧园区内,物联网系统可以监测建筑和设备的实时状态,减少巡检的成本,进行风险预测和告警;企业也可以接入可再生资源利用,采用绿色节能的生产模式。

2020 年底布鲁斯金学会发布的前瞻性政策报告提出,大流行暴露出许多结构性的问题,但也为颠覆性的改革带来动力,这是一个良好的时机,来重建一个更具韧性的社会和更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应对大流行时数字化的“临时上阵”,似乎就为它的全面铺开埋下了根基。

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埃顿能源